爱之家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国务院:保持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 扩大消费需求

帖子 由 Admin 周五 三月 26, 2010 9:16 pm

国务院:保持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 扩大消费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5日 13:52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国发〔2010〕8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中央关于2010年工作部署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国务院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现就《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提出部门分工意见如下: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积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稳定物价总水平。(发展改革委牵头。明确一个部门牵头的,有关部门配合,但不一一列出。下同)

  (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安排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严厉打击偷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负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或单位,其他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三)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监控,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四)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按7.5%征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旅游局等负责)

  (五)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各级政府投资要集中力量保重点。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切实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扎实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完善和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要加强全程监督,坚决避免以扩大内需为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安全监管总局、审计署等负责)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六)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证监会、电监会、能源局负责)

  (七)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证监会、广电总局、能源局等负责)

  (八)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覆盖中小企业,中央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06亿元,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中小企业贷款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发展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实好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在税前扣除的政策。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科技部、税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统计局、监察部等负责)

  (九)加快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2313.076,32.74,1.44%)、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兴服务业领域。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发展改革委牵头)

  (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扎实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今年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所有燃煤机组都要加快建设并运行烟气脱硫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500万立方米、垃圾日处理能力6万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新增造林面积不低于592万公顷。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能源局、电监会、海洋局等负责)

  (十一)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认真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政策。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重点抓好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等负责)

  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十二)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粮食生产,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增加重要紧缺农产品(14.14,0.04,0.28%)供应,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50公斤分别提高3元、5元和10元,小麦每50公斤提高3元。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加强对产粮大县、养猪大县、养牛大县的财政扶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农业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扶贫办、粮食局、科技部等负责)

  (十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增加投入。以主产区为重点,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的配套改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以良种培育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科技部、质检总局、林业局等负责)

  (十四)深化农村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启动国有林场改革。深化农垦体制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业部、法制办、林业局、人民银行、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国土资源部、银监会、保监会、中央编办等负责)

  (十五)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城乡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扩大农村沼气建设规模,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公安部、农业部、水利部、教育部、科技部、能源局等负责)

  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十六)推进教育改革。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提高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十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准。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民委负责)

  (十八)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负责)

  (十九)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创建若干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二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他们终身从教。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二十一)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关键科技问题,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前瞻部署生物、纳米、量子调控、信息网络、气候变化、空天海洋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能源局负责)

  (二十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科技部、知识产权局、财政部、工商总局负责)

  (二十三)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负责)

  五、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二十四)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权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推进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档案事业发展,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办好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文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体育总局、社科院、档案局、文物局、教育部、中国残联、侨办负责)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十五)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继续实行“五缓四减三补贴”就业扶持政策。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的机制。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力输出输入地区协调协作机制,引导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有序流动。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教育部、农业部等负责)

  (二十六)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组织实施《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23%的县。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将全国130万“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再提高10%。进一步增加各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中央财政安排3185亿元。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监管,实现保值增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等负责)

  (二十七)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低保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完善孤儿救助制度。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好扶残助残的各项政策。(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负责)

  (二十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国资委、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机构等负责)

  (二十九)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执行年度建设计划,确保土地、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加快普通商品房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倡导住房租赁消费,盘活住房租赁市场。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执行力度,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大力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等负责)

  (三十)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尽力为这些不幸的儿童和家庭提供更多帮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三十一)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6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机构也要优先选用基本药物。推进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负责)

  (三十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规划,大规模开展适宜人才培养和培训。进一步完善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落实岗位绩效工资。开展社区首诊试点,推动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功能区分合理、协作配合、互相转诊的服务体系。(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三十三)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加强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卫生部牵头)

  (三十四)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基本医疗的公益性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等方面一视同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负责)

  (三十五)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落实好农村妇女妇科疾病定期检查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做好孕产妇和婴幼儿保健工作。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切实保护好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人口计生委、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负责)

  (三十六)进一步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先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快完成边境一线地区危旧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优先在边境县、民族地区贫困县试点。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切实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就业和管理工作。加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国家民委、财政部、宗教局负责)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

  (三十七)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铁道部、电监会等负责)

  (三十八)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扩大用电大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健全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完善农业用水价格政策。改革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财政部、水利部、电监会、能源局等负责)

  (三十九)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健全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全面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工作。推进资源税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财政部牵头)

  (四十)健全金融体系。继续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继续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中小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鼓励金融创新。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逐步发展境外及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保险。(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机构、财政部负责)

  (四十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央编办牵头)

  (四十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拓宽群众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渠道和形式。依法治国,健全法制,重视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民政部、法制办负责)

  (四十三)稳定发展对外贸易。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改善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服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努力培育出口品牌和营销网络,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重点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进口,稳定各项进口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积极推动发达国家放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商务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等负责)

  (四十四)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等各类功能性机构,鼓励中外企业加强研发合作。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加快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序向境外转移产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质量。进一步简化各类审批手续,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走出去”的企业要依法经营,规避风险,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良好形象。(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负责)

  (四十五)深化多边双边经贸合作。加强和改善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认真落实中非务实合作八项新举措。发挥经济高层对话和双边经贸联委会作用。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推动早日达成更加合理、平衡的谈判结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四十六)做好上海世博会筹办举办工作。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执委会等负责)

  八、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四十七)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中央编办、监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政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食品安全办、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安全监管总局等负责)

  (四十八)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修订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开展“十二五”期间全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督导检查、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国务院办公厅牵头)

  (四十九)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认真解决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改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安全部、信访局、司法部、国家民委、宗教局负责)

  (五十)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各项政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做到令行禁止。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严肃追究责任。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监察部、审计署、法制办负责)

  (五十一)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把查处违法违纪大案要案,作为反***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的各项制度,特别要健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约束力。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不断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禁止高档装修办公楼,加快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制度改革,从严控制公费出国出境。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特别要减少形式重于内容的会议、庆典和论坛。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监察部、审计署、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外交部、国管局、法制办等负责)

  九、加强国防、港澳台侨、外交工作

  (五十二)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全面加快现代军队后勤建设。加强武警部队全面建设,增强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维稳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

  (五十三)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巩固并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澳门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化。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珠海横琴岛开发,深化粤港澳合作,密切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港澳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负责)

  (五十四)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密切两岸经贸金融交往,深化产业合作,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维护台胞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拓展文化教育交流,加强两岸民众和社会各界交流。(台办牵头)

  (五十五)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维护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支持他们传承中华文化,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和促进和平统一大业。(侨办、外交部负责)

  (五十六)继续推进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进程,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统筹协调好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国别区域外交与各领域外交工作,推动我国与各大国、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全面深入发展。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上海合作组织召开峰会等契机,积极推进区域合作。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合作等方面的对外工作,在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抓紧制定本部门、本单位落实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在落实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实化;要加强相互配合,及时做好沟通和协调,牵头部门应主动会同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予积极配合;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各项工作要明确责任、周密部署,做到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不折不扣地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有关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

  二○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Admin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48
积分 : 437
威望 : -1
注册日期 : 10-03-17

https://aizhijia.long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以党的***精神为指引以实施就业促进法为主线全面推进2008年就业工作

帖子 由 ?? 周一 三月 22, 2010 5:05 pm

党的***将就业作为加快改善民生的六大任务之一,提出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目标,在“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主题词下,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就业促进法》则将党和国家的战略思想法制化、具体化,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今后的培训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深入贯彻落实***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

一是要持续深入学习宣传。我们要在前一段学习基础上,以厅领导的讲话为指导,更深入持续地学习党的***精神和《就业促进法》,力争更加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精神实质和《就业促进法》的内涵,进一步修改完善我们明年的就业工作思路,贯彻落实今年就业各项具体工作。要把学习领会***精神和《就业促进法》贯穿于全年的工作中,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加深对***精神的理解,以***精神指导各项目工作。同时,作为行政职能部门我们也责任和义务向我们的服务对象宣讲***精神,特别是***报告中有关就业的内容和《就业促进法》。指导各级就业服务机构采取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让我们的服务对象来办理求职登记、失业登记、参加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求职者广泛知晓,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二是要抓紧制定我省“就业促进条例”和配套政策。要对我省近几年的就业再就业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对具有福建特色的好政策、好做法,要尽可能写入“福建省就业促进条例”,“福建省就业促进条例”要体现福建省特色,力争有福建特色的内容占到整个条例的50%。“福建省就业促进条例”的初稿,我们已按厅领导的要求,以11月底前完成,目前正在征求各处室意见,争取一季前征求完各地劳动保障部门意见,并修改上报省政府法制办。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就业促进法》,抓紧草拟“福建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规定”。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明年的工作任务。

2008年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以党的***精神为指引,以实施《就业促进法》为主线,按照《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努力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着力做好创业促就业工作,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深入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快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加大就业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2008年主要目标任务指标: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5万人,其中城镇困难就业群体实现再就业人数 2.4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7万人,创业培训1万人。

三、以《就业促进法》为支持,抓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

一是着重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体制。从名称、规格、职能、人员、经费等方面,按部里要求统一规范和完善。探索在就业服务机构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目标责任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就业服务平台“三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全面建立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建立完善乡镇、社区、村级基层就业服务机构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基层就业服务机构的具体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务。

二是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市、区)、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实现城镇街道社区联网,使全省三分之二的乡镇实现联网,并努力延伸到村一级。努力做到失业登记、农业富余劳动力摸底的调查求职、登记和失业保险相关数据能及时上传上报。加快“远程见工系统”的建设,上半年力争建成省、设区市远程见工系统,年底前力争每个设区市的2-3个重点县(市、区)建立远程见工系统。同时,还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规范管理,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黑中介,进一步完善民办职业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组织全省民办职业中介开展诚信中介活动。扶持和树立若干个集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为一体的上规模、上层次、起示范作用的人力资源开发公司。

三是加强就业服务机构人员队伍建设。省劳动就业中心正在草拟全省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以全面提高提升全省就业服务系统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组织开展《就业促进法》、就业政策理论,基本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的全员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职业指导人员、职业信息分析人员和劳动保障协理人员的资格培训。

四、从着力解决最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出发,建立完善就业援助制度。

一是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要进一步细化就业援助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援助对象的具体认定办法和措施。在城镇重点是确保“零就业家庭”一户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到“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同时,使残疾人员、其他困难群体也切实得到有效的就业再就业援助,全省基本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在农村要重点帮助农村低保户、计划生育户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尽可能帮助他们一户至少实现一个非转移就业。

二是依托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在城镇实施就业援助。达标社区标准是: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就业率达80%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90%以上,社区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

三是以开展农村一户一就业活动为载体,在农村实施就业援助。要主动与残联、计生等部门协作,对农村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摸底调查,建档立案,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个长年的就业援助规划,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至少一户有一名劳动者实现非农转移就业。

四是在元旦春节前后开展就业援助专项活动。元旦春节期间要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组织送温暖、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

五、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进程。

一是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为载体,全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工作。以农村劳动转移培训就业工程统领涉农的培训和就业工作,内部形成合力,外部善于借力,将各部门的转移培训,纳入我们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就业中心拟与省厅宣教中心草拟有关的宣传计划,宣传“农民就业工程”和各地的典型,要让党委、政府和农民、用人单位知晓我们这项工程的内容和我们的工作成效。

二是完善培训补助办法、规范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在总结一年多来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查找不足,完善办法,简化程序,规范操作,鼓励农民工培训后参加技能鉴定,在方便广大劳动者、培训机构的同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三是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要求试点地区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管理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工作运行保障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政策制定、工作开展上加强对这些试点地区的指导,力争在公布城乡登记失业率、实行城乡统一的培训、就业服务补助办法、再就业援助制度、社会保障等政策上要有新突破。同时,也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和支持。

四是加大省际劳务协作力度,努力缓解我省缺工问题。省里要加强与各劳动力输出大省的联系,为各地的劳务协作、劳务对接,搭好台、铺好路。加强对各地劳务协作工作指导,树立一批劳务输入的典型。

六、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全面推开创业培训。

福建人民素有外出经商,自主创业的传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党的***明确提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明年要加大工作力度,在全省全面推动创业培训工作,切实落实好***提出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要制定出台鼓励创业培训的政策,大力推广SIYB创业培训,在全省扶持和树立一批创业培训的示范点,开展创业培训、小额贷款、信用社区联动机制试点,举办创业知识大赛,营造全社会创业氛围。

七、以促进就业为着力点,不断增强失业保险功能。

一是认真做好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按照国发〔2005〕36号文件精神,将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部分全部用于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支出。

二是加快失业保险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失业保险基础数据库,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信息互通、操作简便、管理规范。充分发挥街道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跟踪掌握失业人员的求职就业和收入情况,使失业人员得到切实有效的帮助。加强失业调控,建立健全失业预警制度,掌握企业裁员情况,发挥失业保险备用金作用,做好全省失业保险基金调剂工作。

八、重视做好就业统计工作,加强基础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一是根据厅领导在就业统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福建省劳动就业统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闽劳社办[2005]52号),以及结合我省近几年来就业统计工作开展情况,拟组织开展全省就业统计工作评比表彰活动,通报表彰一批就业统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二是加强就业统计软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对基层反映计算机老化短缺问题进行一次摸底,争取专项资金,妥善加以解决,提高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继续做好城乡就业统计工作,重点抓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一户一就业”统计工作。

三是按照《就业促进法》要求,建立定期抽样调查制度。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导向(郭扬)

帖子 由 ?? 周一 三月 22, 2010 5:03 pm

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导向(郭扬)
【摘 要】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国家关于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的分析,探讨国际金融危机压力下如何应对就业难关和促进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就业
【作者简介】郭扬(1961一),男,上海市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职成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原文出处】《职教论坛》(南昌),2009.6上.25~29
一、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一)“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报告中又要求“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千方百计地积极扩大就业,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坚持从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高度,把促进就业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战略来抓。***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解决就业问题,不应是一个被动安置现有劳动人口的过程,而应是一个通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努力把我国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过程。”因此,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对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2004年3月,在教育部公布国务院批转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为目标,进一步转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并具体要求“面向就业需求,深化教育系统内部的各项改革。切实将高等学校布局、发展规划、学科专业结构、办学评估、经费投入等方面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紧密挂钩。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教育部为此还出台了《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四个方面共18条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
(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明确
2004年4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颁布。这是为贯彻落实十六大和200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文件,具体提出了十条意见。其最为重大的意义,就在于统一和明确了我国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自此,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解决了走哪条路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回答了怎样走好这条路的问题,成为对广大高职院校坚持科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的宏观思想指导,并且逐步化作整个高职教育战线上的共识。文中强调,要扭转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扭转一些学校盲目攀高升格的倾向。要在全社会倡导并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所谓一流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和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上,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高职院校都应立足高职教育领域,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高职院校是否能够“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具体而言,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除了要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职院校办学方向以外,还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积极进行高职教育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职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进高职院校整体改革工作的深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三)示范建设和质量提升:对就业导向方针的不断强化
教育部2006年推出的14、16号两个文件的主题:“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彰显了政府主导下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的改革意愿,而种种推进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依然无不紧紧围绕着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这一主题。
14号文件在提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目标任务时,首先就重申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在发布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时,又反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支持力度,例如在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方面,中央要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选择500个左右专业进行重点支持,这些专业不但应当是“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的,同时也必须是“就业率高的”;又如在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方面,要求示范院校要“努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再如在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方面,规定其主要内容应包括“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在内。在改革示范院校办学机制、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要求中,又要求各地要引导示范院校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积极改革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等。
16号文件不但进一步明确而且更加准确和规范化地表述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这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该文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一方面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另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特别是明确要求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过程中,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里,“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成为一系列重要考核指标中第一位的要素,就业质量成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首要指标。
二、应对金融危机压力的积极就业政策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全年GDP明显回落,增幅自2003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陡然增大。由于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更加明显。教育部从有关省市和高校初步了解到的毕业生需求情况看,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ll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一)国务院的政策措施
在2009年1月***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指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是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一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规模。二是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三是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毕业生,高校的科研专项可吸收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四是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 “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五是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六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七是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积极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会议还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成才观。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切实解决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高等教育进一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二)教育部的对策思路
教育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始终把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把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教育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以“非常时期、非常决心、非常举措”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党组成立了由4名部领导任正副组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文件;提前召开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进行紧急动员和全面部署。一方面,教育部千方百计以空前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包括扩大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建立高校毕业生对农村教师岗位的补充机制,为参加基层项目、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积极出台免试入读成人本科、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教育部有关领导多次强调,要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与多个部委联合举办多场网上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信息;以多种形式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学生们的求职能力;采取援助措施,重点帮扶困难学生包括部分地震灾区学生实现就业等。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制定更加详细的配套政策措施。同时,要求高等院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拉动内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及时调整相关专业后期方向;更加贴近社会人才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紧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离校前的实习实践,加强高职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宣布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各部门和各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就业水平的稳中有升和就业人数的较大幅度增长,各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其中之一,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由于高职院校进一步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强化实践环节,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各高校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大力加强就业指导,使得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2007年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超过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根据当前就业工作新起点、新情况,教育战线要在继续加强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把战略重点、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全面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来,放到更加注重教育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上来。为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各类高等学校都要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办学,立足校情,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要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更加主动地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特别是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和调整专业,重点推进“双证书”和“订单式”培养。
三、学会生存——高职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中央领导的关怀和勉励
***总理2009年1月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来到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当他听到介绍说这个高职教育园区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培训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时高兴地说:“这条路走对了,它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这里会培养出大批有用人才。”又鼓励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在职业学校学习,不仅要懂知识,还要掌握技能,更要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这句话是***总理对高职院校学生们的谆谆告诫和热情勉励。他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同学们说:“职业教育是我们整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能够面向人人的,就是职业教育。为什么?因为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着每个学生的就业。职业教育还可以使在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深造,实行终身教育,所以它是面向全社会,面向人人的教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对职业教育不是那么重视,有些同学也认为上职业学校比上一般大学好像要低一点,其实不然,在应对金融危机以及扩大就业这个问题上,职业教育就显示出它的优势,因为你们不仅懂得理论,懂得知识,你们还会动手,还会技术,这是你们的优势,你们(教室1后面写了三句话:学会聆听、学会沟通、学会学习,还不够,还要学会生存。在任何条件下,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要学会生活。”他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是会动脑和会动手的人,是知识与技术相结合的人,是复合型的人才,你们从校门出去后,企业马上就可以用,甚至不用通过实习和见习的阶段,这就是你们的优势。”
“学会生存”,这句话在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形势下说出来尤其显得语重心长。***总理说:“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其实我们面临两个最重要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又互相关联,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不发生大的波动,第二就是如何保证群众的就业而不致造成大批的失业,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根本是靠发展,因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但是,我们还要解决就业问题,这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培训,培养适用人才,提高他们的技能,适应当前国际激烈的产业竞争和企业竞争,在这个方面,职业院校就承担着重要任务。你们是高等职业学校,你们培养高层次职业生产技能人才,我们还要在全国办许多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学校,比如,大学毕业生在进人工厂之前也需要培训,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像你们这样的阶段,适应工厂的技能需要有一个见习或实习的过程,农民工下岗以后也需要培训,我们的创新产业,包括机械制造业和现在大批兴起的数控机床、电信产业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职业学校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他希望同学们立志成才,并鼓励说:“在职业学校出来的同学们,会涌现大批的人才,你们懂得知识,懂得技能,懂得生存的道理,而且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学校几年的学习过程中还磨炼了意志,这对于你们一生都是有益的。”
(二)教育部和高教司有关领导的思考
事实上,“学会生存”本来就应当是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高职教育如何使学生真正学会和掌握生存的本领,关键取决于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金融危机以后,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必然会逐步退出市场,企业必然要考虑怎样生产自主创新的高质量产品,这样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就必然会有用武之地。人才市场的变迁不可避免地会大浪淘沙,使高职院校中的 “金子”显露出来,进而淘汰掉表面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虚幻的东西,切切实实地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从而使学校进入内涵式发展的轨道。许多高职院校的负责人已经在思考这一问题,在盯紧就业率的同时,也盯着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质量和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才是真正体现高职作用的地方。这也正是我国高职教育未来的方向。
周济部长在分析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时指出,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有效地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果断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企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也将有利于促进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就业。事实上,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毕业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同时存在。我国经济经历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大空间,只要把视野投向广阔天地,只要坚持面向基层就业、坚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是相当巨大的。他要求各高校要紧紧抓住毕业生离校前的教学环节,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必要的专业培训;要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他特别强调了 “高职院校要普遍实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要抓紧落实近年来一直在强调、但一直落实不好的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这项工作对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有很大帮助,只要各部门共同努力,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这项工作是能够完成好的。”显然,教育部的这项工作正是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会生存”的有利促进。
张尧学司长在2008年12月“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二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上的讲话中,则提出了如何切实让学生“学会生存”的高职院校建设思路,那就是“把学校建成一个企业和学校共赢的、以管理为主的这样一个平台,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空间,提供教育的学生,企业把它的设备、把它的教师拿进来”。事实上,这正是目前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改革方向。具体而言,在生源方面,高职院校除了招收学历学位教育的高职学生之外还要向培训拓展,而且学校的培训要在高职院校中间占有一个比较大的比重。而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的设计方面,不但基础课程要进行成系统的设计,专业课程部分同样要成系统,从教材的设计、课时的设计、实践环节的设计,包括实验、实训、实习以及到最后的顶岗,都要进行系统的设计。不要造成在校内实训基地里学的是一套,去企业顶岗实习时却又是另一套。他强调说: “我们的顶岗是为了人才培养的顶岗,不是为了挣钱的顶岗,大家要清楚,我们只有把实习实训顶岗成系统的设计之后去实践,才能达到我们预定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三)广大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也体现了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人们常说,就业工作是民生工程,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抓好学生就业工作,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努力提供“高质量、低收费、好就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广大高职院校正在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由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企业帮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学会生存”。
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情况来看,各示范院校都正在积极努力地探寻校企合作的切人点,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这不仅是为了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应对就业难关,更是为了未来长远的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和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特别是要联系学生就业实际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
当前经济危机下的毕业生就业难题,向我们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制度建设要求,高职院校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将育人作为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强化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提高就业质量。在这方面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作出了很好的探索,他们专门成立了职业发展中心,并将职业指导机构职能由学校中心的管理型转向学生中心的服务型,构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规划为切入点,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真实职业环境为背景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原载于《人大复印资料 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10期)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政策建议

帖子 由 ?? 周一 三月 22, 2010 5:01 pm

就业再就业工作历来被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并且摆上了工作的重要日程。近年来各级政府均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来保证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随着新生劳动力的成长尤其是女劳动力就业难度在进一步加大,使得女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大的压力。据网上报载,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第二波求职高峰到来了。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高校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65%的高校女毕业生认为自己找工作的最大障碍是用人单位的性别岐视。
  一、原因分析
  造成女性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形。
  1、社会原因。客观原因方面,主要有传统性别差异思想的影响,认为女性不如男性,女性做不成大事,而将女毕业生拒之门外。还有就业岗位需求矛盾的影响,很多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面临人员大量下岗、转岗的问题。据统计,在下岗转岗人员中,女性占59%,这也是造成女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之一。我国是长期实行单位福利制度的国家,女性承担着生育任务,享有产假,产假期间医疗费报销,不能辞退,工资照发。而且女性退休年龄比男性早。此外,女生的专业选择过于集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女生多选择师范、外语、财经等人文学科,而很多民办学校、培训学校也争相开办此类专业,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过剩 ,这也加大了女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用人单位原因。性别成为就业中企业招聘选择的标准之一,用人单位的性别岐视,被高校女毕业生认为是自己找工作的最大障碍。在就业问题上,女毕业生却经常会感受到“女毕业生就业难”。在人才招聘会上经常会看到用人单位标明“只限于男生”或“男生优先”的条件。在一些大单位的招聘中“宁要成绩差的男生,也不要成绩好的女生”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一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女生,在应聘一家企业的工程师职位时,经过3轮面试,留下一位男生和她,从各方面条件看,她都优于这位男生。但公司老总却提出:“你能不能保证做到3年内不结婚,5年内不生孩子?”面对这样苛刻的要求,她自觉难以接受,只得知难而退。
  3、自身原因。对自身价值估计过高。就在几年前,没有人会否认女大学生的天之骄子地位,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她们成了社会中普通劳动者。但一些女大学生对此却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了就业。一些女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对就业地点的要求集中在大中城市这些人才相对饱和的地方,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离开。
  二、对策建议
  面对女新生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缓解一些矛盾:
  1、舆论先导
  针对女毕业生就业难的这个问题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是学校、毕业生和各级领导所要思考的,而是全社会都必须做出相应的努力,树立起男女平等选择的观念,创造男女平等竞争的集体。
  2、政策扶持
  政府应当制定相应政策保护女性就业权,努力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弹性就业政策针对刚性就业政策而言,这将有利于用人单位安排女大学生就业,并激励用人单位安排女大学生。立法部门要不断完善劳动法和相关妇女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使其有法可依,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落实工作,切实维护好女大学生的权益。对于侵犯女大学生权益的行为,要加强监管。
  3、培训
  建议学校能从大一开始就为她们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针对她们这个特殊群体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指导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女大学生进行必要的职前培训,拓宽女大学生就业渠道,也是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途径。
  4、双向选择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给大学生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等方面原因,女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往往处于劣势。因此,女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正确认识自身的长处与弱点,以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就业优势。在择业受挫是正常的事情,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把挫折看成锻炼意志、增虽能力的机会。在心理上要有自信心,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的不良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要保持热情、端庄的仪表,切忌过于随便。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黄菊强调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

帖子 由 ?? 周一 三月 22, 2010 4:58 pm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11日出席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部署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有关工作。他强调,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落实“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好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同时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步骤地提高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者素质,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黄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重点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确立了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三年召开全国性会议,部署安排,推动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三年来,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就业局势基本稳定,政策日趋完善,工作机制更加成熟。由于原定政策今年年底到期,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延续的呼声十分强烈。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解决好转轨时期历史遗留问题,并为建立市场就业机制奠定基础,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在吉林、湖南分别召开了两次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提出了做好就业再就业政策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已于近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根据新的情况对原有政策作了“延续、扩展、调整、充实”,对做好今后几年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黄菊强调,就业再就业工作实践证明,通过实施政策扶持和就业援助,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近日出台的就业政策,在保持原有政策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总结各地实践经验,进一步扩大了扶持范围,增加扶持内容,改进操作办法,延长执行期限;同时,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取向,强化了市场就业的政策内容,为建立市场化的长效就业机制奠定了基础。

黄菊指出,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今后三到五年,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就业再就业压力大、矛盾非常集中。国务院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同时,还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两个文件都以就业工作为中心,各有侧重,相辅相成。这是在“十一五”规划即将开始实施前,国务院对就业工作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不辜负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的殷切期望。 黄菊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开展生动活泼、深入细致的宣传活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把党和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关心直接宣传到群众、企业和基层单位;要树立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各部门要在总结前三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抓紧制订配套文件;指导和鼓励地方围绕解决本地区的突出问题,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中央的政策具体化。

黄菊强调,明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就业任务将十分繁重。眼下距离年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继续做好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巩固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果,为明年起好步、开好局做好准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推进“政策实效”行动,把抓好政策落实、抓出实效作为主要任务,使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切实享受到政策扶持和帮助,确保今年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以及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代表联席会议介绍了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的有关工作安排。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我国改善创业环境 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效应显现

帖子 由 ?? 周一 三月 22, 2010 4:57 pm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杜宇、刘铮)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303万人,新增就业稳定增加的背后,表明了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改善创业环境,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就是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调动劳动者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找项目、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创办的生产和服务项目或企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就业。

“创业”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出台解决就业问题政策措施的重要关键词。党的***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法》规定“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要求,“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

有了政策蓝图,还需具体措施来落实。为此,《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措施和工作要求。

与现行政策相比,《通知》在政策扶持方面有三点新的突破:将行政性收费减免政策范围从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扩大到登记失业人员和残疾人。规定登记失业人员和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扶持力度。明确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可适当扩大,额度可适当提高。为调动金融机构开展小额担保贷款的积极性,允许贷款利率适当上浮。对其中从事微利项目以及上浮部分的利率,由中央财政全额贴息。

在税收优惠政策中,明确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可按《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以创业带动就业,正成为城镇就业的增长点。据权威部门数据,每创业成功1人并稳定经营1年以上,平均带动5人就业。

有关专家指出,解决就业问题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通知》通过减免行政性收费、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实行税收优惠等多种形式,为劳动者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起到了“授人以渔”的作用。

除了具体的扶持政策,《通知》还对推动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简化程序、规范操作、提高效率,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信息服务。加强创业意识教育,转变就业观念,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创业精神,激活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是市场就业的主要措施,是就业工作中最活跃、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

改善创业环境,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是今后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通知》的要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实行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完善服务的方针,加快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整体提升城乡各类劳动者的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创业带动就业率。

文章来源:新华社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我国就业政策基本框架形成 包括五项基本内容

帖子 由 ??? 周一 三月 22, 2010 4:55 pm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把到2020年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就业是每一个劳动者赖以生存、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是关系亿万劳动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解决好就业问题,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保障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且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从而为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把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也使我们的就业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是什么样一个概念?张小建认为,结合中国现状,应当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人力资源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必须发展经济,调整结构,以带动大量就业岗位开发;必须加强教育培训,以带动人力资源能力开发。也就是说,使城乡劳动者有更多就业机会和更高就业能力,是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重要基础。二是就业渠道通畅,劳动者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自主创业的环境更加良好。这不仅需要制定和实行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和制度,并且要健全完善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这是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内在条件。形成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格局。三是要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者都能够得到就业机会或处于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使社会失业率和平均失业周期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只要大部分人有机会就业,少量失业者又处于生活有保障和为再就业作准备状态,即达到比较充分的就业。

  实现就业目标:任务艰巨希望大

  张小建认为,到2020年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任务非常艰巨,但希望也很大。说艰巨,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当前又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大问题交织的情况,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和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说希望,张小建强调,在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以说是在经济大发展和结构积极调整中解决就业问题,总是充满希望和机会,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这与一些国家在经济衰退中出现的失业有本质不同。

  首先,解决就业最终要靠经济的增长,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本世纪头20年,又是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为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巨大的空间。张小建测算,如果GDP的年均增长保持在7%以上的速度,与此同时把就业弹性系数提高到0.15,仅未来5年至少可新增就业岗位4000万个。

  其次,结构调整中正蕴藏着大量就业机会。从所有制结构看,我国的非公经济方兴未艾,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可以吸纳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产业结构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很大。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我国2001年人均GDP已超过900美元,第三产业将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出路。从企业结构分析,小企业大就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国家正在努力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已基本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不仅可以缓解就业矛盾对社会的压力,还能促进劳动力充分流动以分散和化解就业压力,对劳动力市场起着“减震器”和“润滑剂”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张小建说,今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提出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这次十六大报告,也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最可靠保证。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基本框架已形成

  张小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他介绍,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和借鉴国际做法的基础上,我国已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可以概括为五项基本内容。

  一是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为取向的宏观经济政策,这类政策主要是鼓励扩大就业总量、创造就业岗位。十六大报告将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就是很好的体现。

  二是以重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取向的扶持政策,这类政策主要是运用政策杠杆将所创造的岗位优先用于解决困难群体就业。

  三是以实现劳动力与就业需求合理匹配为取向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是通过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之间合理匹配。现在,各级政府正在抓紧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改进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培训力度。

  四是以减少失业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规范企业减员、引导大企业分流富余人员,减轻社会失业压力。最近,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有关办法刚刚出台,体现了这个精神。

  五是以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为取向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是安排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这五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从操作层面上,对积极就业政策的进一步细化的规章制度也在相继出台。这一整套积极的就业政策将激励更多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宽松的环境,将引导社会各方面为扩大吸收就业和支持帮助就业做出更大贡献。

  张小建表示,到2020年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任务相当繁重。但我们只要按照党的十六大部署,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有利条件,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全国上上下下共同努力下,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就业问题,实现扩大就业的目标。(白天亮)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中央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摘要(就业信息:20080272号)

帖子 由 ?? 周一 三月 22, 2010 4:53 pm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现将其部分予以摘录,希望广大同学领会精神,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施展才华。
一、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要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消除政策障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满5年以上的,根据本人意愿可以流动到原籍或除直辖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需要人事代理服务的,由有关机构提供全面的免费代理服务。对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学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业的,可提前执行转正定级工资,高定1至2档工资标准。
二、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要大力倡导高校毕业生发扬自强自立的精神,在就业时不等不靠、不挑不拣,勇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竞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项目、咨询等信息服务,对其中有贷款需求的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筹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对于高校毕业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
三、逐步实行省级以上党政机关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方面负有十分重要的职责,需要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熟悉基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包括报考特种专业岗位)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以后逐年提高。对招录到省级以上党政机关、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应有计划地安排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1至2年。副省级城市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参照以上办法执行。今后在选拔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时,要注意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
四、加大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力度。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在改革、建设的第一线和艰苦的环境中了解国情、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是青年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基层公务员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方式。要进—步扩大选调生的规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要选拔—定数量的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主要充实到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等基层单位。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选调生的日常管理和培养,在他们到基层工作2至3年后,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岗位需求,从中择优选拔部分人员任用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今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公务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选用。
五、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目前,广大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人才极其短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加强农业推广服务机构和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搭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舞台,既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又有利于推动“三农”工作。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西部基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农技推广服务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阶段性服务;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丰富服务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有计划地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本地区农村服务。从2005年起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时间一般为2到3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安排到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医疗卫生机构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其生活补贴由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付。服务期满后,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有关部门应协助在本系统内推荐就业。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评定。对报考公务员的,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为其保留学籍2年;对于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队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应适当给予优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六、大力推广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到城市社区就业的,其薪酬可由所在地财政和社区共同解决。到农村就业的,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市县两级政府可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其人事档案由县级人事部门管理。要把这批人员作为将来补充乡镇、街道干部的重要来源。对工作2年后报考公务员的,要采取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报考研究生的,应适当给予优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七、加大财政支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力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一方面要以基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长远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中央财政将通过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予以支持。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大学生就业政策“利好”多多

帖子 由 ?? 周一 三月 22, 2010 4:52 pm

江苏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天全面启动。2008年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怎样?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如何找工作?昨天,记者分别采访了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请他们为毕业生找工作“支招”。

  1 总体形势

42万毕业生

面临“三大压力”“五大利好”

据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介绍,2008年江苏高校毕业生预计有42.7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2.95万人,本科生16.9万人,专科生22.85万人。他认为,2008年江苏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一是总量压力大。总人数比今年增加7.2万人,预计还有大量外省高校毕业生来江苏就业。

二是结构性矛盾大。首先是毕业生生源地和就业地不对称,如2006年我省在校大学生是139.53万人,其中江苏生源是80.9万。江苏高校的毕业生89%是在江苏就业,只有11%出去了,此外还有外省毕业生到江苏就业。其次是学校的专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不完全对称,有的专业和市场需要很难衔接。第三是学历层次与社会需求不对称。专业技能较强的高职毕业生较为抢手,研究生层次以上的“高精尖”人才也广受青睐,本科毕业生在就业率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部分长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有下降趋势。

三是心理预期差距大。有统计说,60%的毕业生对薪酬的要求不低于2000元,20%认为不能低于3000元。对地域的要求,85%的大学生选择沿海城市,而实际能提供薪酬、地域的岗位与预期差距比较大。

“从就业形势看虽然存在不少困难,但我们更要看到有利因素。”胡金波举出“五大利好”:一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党的***报告要求“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有关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文件,狠抓各项政策的落实。二是“一把手工程”深入人心。各高校党委书记或校长亲自抓就业,很多学校对学生作出庄严承诺,只要不挑不拣,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实现就业。三是我国的经济和谐发展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直接拉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四是基层大有可为。广大西北地区、我省苏北地区,基层单位都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五是政策环境更加宽松有利。国家和我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这些都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2 倾情服务

数百场招聘会等着你

记者获悉,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后,省教育厅与省内有关部门、各有关高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努力,精心组织了我省2008届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系列活动。其中,全省百所高校联合行动组织了数百场次的校园市场。

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任雷鸣告诉记者,由他们牵头组织的洽谈会场次有:一是分层次举办供需洽谈会。江苏省暨南京市2008届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江苏省2008届毕业研究生供需洽谈会;江苏省2008届高职院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江苏省2008届民办院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二是分专业供需洽谈会。江苏省2008届医药卫生类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江苏省2008届化工、建筑、机电类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江苏省2008届经济、管理类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江苏省2008届师范类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分中小学、幼教两场);三是分区域供需洽谈会。江苏省2008届苏中地区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江苏省2008届苏北地区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四是日常毕业生公益招聘会。预计到2008年6月将举办30多场次周六公益招聘活动。

据省教育厅学生处林伟处长介绍,为了大学生更方便地找工作,我省不断努力清理制约或妨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障碍,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渠道。比如: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方便用人单位通过公开招聘吸纳高校毕业生。积极培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常设市场,政府所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要定期举办面向毕业生的公益性专场招聘会,并免收各项费用。完善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信用制度,严厉打击以招聘为名欺诈毕业生的行为。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毕业生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扣压毕业生的证件资料。对省内高校专科及以上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按规定及时办理落户手续,真正实现毕业生无障碍就业。

  3 多渠道就业

到基层两年,考研可加10分

自主创业,贷款享受“担保”优惠

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旋律,我省在这方面有什么重要举措?据胡金波介绍,对面向基层就业的志愿者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发放生活补贴等开支;对自愿到苏北地区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下地区(不含县级人民政府驻地)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其在校学习期间所借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利息由省级财政代为偿还80%,其余20%由接收地县级财政代为偿还。对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考研时落实加10分的政策。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时,要优先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并从2007年起,每次拿出20%左右的职位,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从2007年起,乡镇(街道)机关招录公务员时,每年拿出2/3左右的职位,专门面向参加实施“西部计划”、“苏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以及经我省组织、人事部门选派到农村基层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招录。

有毕业生准备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但又担心是否会享受与到公有制单位一样的待遇。对此,胡金波表示,我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进一步落实企业用人自主权,鼓励各类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多招聘高校毕业生。对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与公有制单位员工一视同仁。公安机关要按照政策规定,积极创造条件,帮助高校毕业生落实集体户口。

对于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我省有何帮扶措施?胡金波说,一是今后3年在全省建立10至15个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每年从高校遴选一定数量具有创业项目和创业能力的毕业生进入基地,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项目论证等一站式服务及公益性服务。二是建立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资助机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兴办企业需申请小额贷款的,纳入“江苏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扶持资金”和再就业人员“小额贷款省级担保基金”担保范围。三是加大创业指导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主创业、基层创业、岗位创业的观念。四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将经创业培训合格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帮助他们成功创业。

  4 特别提醒

贫困生就业有特别优惠

暂时找不到工作也不要烦

记者了解到,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就业,江苏省推出了不少帮扶政策,主要有“五项制度”:一是待业求职登记制度。准许待业毕业生进行求职登记,并享受失业人员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二是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户籍迁入地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三是优先安排就业制度。对城镇特困职工家庭、低保家庭毕业生实行重点推荐、优先安置;对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采取政府安排岗位等多种方式实行保底就业。四是免费服务制度。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免费培训、免费推荐、免收服务费用。五是就业见习制度。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为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免费提供3至6个月的见习培训,见习单位和地方财政部门为其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每年都有些毕业生离校后暂时没有就业,如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呢?胡金波表示,离校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到政府部门所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并享受免费职业介绍服务。有就业愿望的应届毕业生当年9月1日前仍未就业的,可到其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登记,相关部门应免费提供专门的就业服务。毕业半年后仍未找到工作岗位并有就业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可由其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发给《就业登记证》,对符合就业困难条件的发给《再就业优惠证》,凭证享受规定的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等优惠扶持政策。对未就业毕业生中的党团员,按其档案托管关系,由档案托管单位按规定组织活动。

  5 教育反思

连续就业率偏低的专业

可能停止招生

手有金刚钻,不怕揽不到瓷器活。因此,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着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已经引起教育部门和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据胡金波介绍,江苏省首先要求各高校大力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学科、专业、课程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省教育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状况实行综合考查,适当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对连续3年就业率偏低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人数,直至停止招生。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将就业和创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并配备专职教师。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设立就业创业教学研究机构。此外,在全省开展职业指导师培训和认证,对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姜圣瑜 任松筠)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北京市人事局对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帖子 由 ?? 周一 三月 22, 2010 4:50 pm

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在北京市就业的条件  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在北京市就业,须满足北京市的接收条件,即按照学用一致、专业对口的原则,接收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研究生(含双学士)和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接收本科毕业生主要为国家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且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工程、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艰苦行业急需的紧缺专业;接收非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其英语水平最低应通过国家四级水平考试(其他语种暂不作规定),对于体育及艺术类院校的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应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对于国家教育部直属院校(我校属于此类)的毕业生成绩最多允许有两门补考记录,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成绩应无补考记录,毕业生均须获得相应学位。 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程序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后,填写《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审批表》(一式两份),通过其主管部门(指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直属单位和总公司认识部门、各区县人事局)向市人事局申报;市人事局批准后,向有关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具“接收函”,用人单位方可与毕业生签定就业协议;毕业生报到后,由各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 申报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所需材料  申报接收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双学士)所需材料为:《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审批表》(一式两份),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出具的推荐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已修全部课程的成绩单。申报接收非北京生源本科生所需材料为:《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北京审批表》(一式两份),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出具的推荐 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已修全部课程的成绩单,外语水平考试四级证书的复印件:申报接收省部级荣誉称号的本科毕业生,需附有关证书及复印件。 待分配往届毕业生可否在京就业的问题  无论是待分配还是已派回原籍工作或二分往届毕业生,都不有按应届生的等程序由北京市人事局直接审批进京落户,必须先将户口转回原籍,然后再按北京引进人才的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北京市接收家庭实际困难非北京生源毕业生的有关规定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可按家庭有实际困难的照顾政策,经北京市人事局审批后接收进京落户:毕业生的父亲事母亲由北京支援边疆设满25年,北京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毕业生的父亲或母亲为北京知青,北京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地;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父母双方均已调入北京,并拥有北京常住户口的;毕业研究生配偶在京拥有常住户口的。 北京生源毕业生选择在京外就业,户口和档案的办理问题  北京生源毕业生毕业时选择在京外就业(西部十二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外),按照现行的人事政策和户籍管理规定,应将户口和档案迁至京外就业地,黑心为当地常住户口。 允许报名参加北京市党政机关公务员笔试的毕业生范围  可以报名参加北京市党政机关公务员笔试的毕业生包括:北京地区和京外地区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取得留京资格的大学本科毕(不含专升本)以上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北京地区教委所属计划内高等职业教育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北京市职业高中(中专)学校的北京生源系非农业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参加当年“首都大学生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的上一届北京生源毕业生和京内院校具有留京资格的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毕业生(取得相应学位),也可和应届毕业生一起参加报名和考试,但笔试通过者须圆满完成一年期志愿服务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具有被党政机关录用的资格。定向、委培毕业生,计划外自费毕业生和师范类毕业生不得报考。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回眸2009:医疗社保就业等系列民生政策出台

帖子 由 ?? 周一 三月 22, 2010 4:49 pm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0-01-14  责任编辑: 一言
人民网北京1月12日电 (郭新舫)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在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大在“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改善了民生。近期,各地群众纷纷来信,盛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重要举措,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实施惠农政策,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些群众来信说,国家不断增加“三农”投入,采取加大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力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河西镇农场村丁良英、江西省九江市刘剑、陕西省甘泉县桥镇乡安坪村84岁退伍军人许占富分别来信说,党中央、国务院为繁荣农村经济,年年增加对“三农”的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为农民做了很多大实事,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黑龙江省绥滨县程连甲、山西省河津市西庄村李建鹏分别来信说,“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深得人心,激起了广大农民的购买热情,让农民得到了真正实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兰干村维吾尔族农民热合曼·托合提、甘肃省永昌县红山窑乡河沿子村四社邢永成分别来信说,是党的惠农政策让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让我们享受到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感谢党中央,感谢国务院。安徽省贵池区乌沙镇灯塔村69岁农民纪达仁在信中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成就同日辉,耕田免征农业税,亲农惠农史无前。”

出台扩大就业措施,群众称为民生工程

一些群众来信说,《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实施,真是雪中送炭,温暖人心。山西省阳城县吉小三来信说,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就业,我在劳动部门的帮助下,经过培训成功创业,生活越过越好。上海市嘉定区支永良来信说,2009年我实现了再就业,感谢党和政府实施保障民生的再就业工程。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丁月旭来信说,在一系列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指引下,我在2009年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天津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也非常理想,感谢中央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和关心。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来信说,该校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要求,将“个个能就业、人人就好业”作为办学宗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社会保障日臻完善,百姓从心窝里感谢党和政府

一些群众来信说,国家不仅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施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还在农村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让农民也能领到养老金,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湖南省娄底市署名“四大厂矿企业退休职工”的来信说,连续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我们的养老金翻了一番还多,从心窝里感谢党和政府。湖北省内燃配件厂退休干部游采章来信说,国家实行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社会统一发放,强化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生活保障,人人欢欣,感谢党的关怀。广东省茂名市坡心镇上吴村80岁老人欧盛文、四川省达县陈祥寿分别来信说,作为一名农民,我第一次拿到养老保险,心情非常激动,感谢党和政府。安徽省宿松县高岭乡枫林村叶会银在信中用自编的三字经歌颂新农保政策:“新农保、老有养、困有帮、鳏寡孤、独残幼、新生活、有保障。”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广大师生倍感温暖

一些群众来信说,从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到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到公办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广大师生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北京市怀柔区第四中学教师郭占林、四川省荣县教师李冰分别来信说,从2009年1月起,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开始实行绩效工资,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全体教师的关怀厚爱,全体教师感到极大的振奋和鼓舞。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退休教师管钧来信说,当地已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退休教师也领到了生活补贴,感谢党的好政策。江苏省淮安市钱伟庆来信说,免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学费和农村困难家庭学生高中教育学费,人民群众真的是欢欣鼓舞。辽宁省辽中县六间房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郑佳奇来信说,感谢党和国家给予我们农村孩子无限关怀,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民众得到真正实惠

一些群众来信说,随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本药物指导价的发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的实施,广大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人们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充满信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雅瓦乡察山巴扎村艾孜孜·马木提来信说,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各族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让农民们得到了更多实惠。河南省桐柏县城郊乡乡村医生田开贵、沈丘县赵湾镇马庄村马松波分别来信说,新农合政策深得民心,全国人民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政府。辽宁省凌源市新农合管理中心许国庆来信说,目前我国实施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已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已超过12亿人,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文章来源: 人民网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中央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摘要

帖子 由 yoyo 周一 三月 22, 2010 4:47 pm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现将其部分予以摘录,希望广大同学领会精神,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施展才华。

一、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要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消除政策障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满5年以上的,根据本人意愿可以流动到原籍或除直辖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需要人事代理服务的,由有关机构提供全面的免费代理服务。对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学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业的,可提前执行转正定级工资,高定1至2档工资标准。

二、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要大力倡导高校毕业生发扬自强自立的精神,在就业时不等不靠、不挑不拣,勇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竞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项目、咨询等信息服务,对其中有贷款需求的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筹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对于高校毕业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

三、逐步实行省级以上党政机关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方面负有十分重要的职责,需要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熟悉基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包括报考特种专业岗位)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以后逐年提高。对招录到省级以上党政机关、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应有计划地安排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1至2年。副省级城市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参照以上办法执行。今后在选拔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时,要注意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

四、 加大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力度。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在改革、建设的第一线和艰苦的环境中了解国情、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是青年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基层公务员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方式。要进—步扩大选调生的规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要选拔—定数量的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主要充实到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等基层单位。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选调生的日常管理和培养,在他们到基层工作2至3年后,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岗位需求,从中择优选拔部分人员任用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今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公务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选用。
五、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目前,广大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人才极其短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加强农业推广服务机构和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搭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舞台,既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又有利于推动“三农”工作。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西部基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农技推广服务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阶段性服务;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丰富服务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有计划地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本地区农村服务。从2005年起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时间一般为2到3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安排到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医疗卫生机构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其生活补贴由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付。服务期满后,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有关部门应协助在本系统内推荐就业。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评定。对报考公务员的,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为其保留学籍2年;对于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队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应适当给予优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六、大力推广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到城市社区就业的,其薪酬可由所在地财政和社区共同解决。到农村就业的,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市县两级政府可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其人事档案由县级人事部门管理。要把这批人员作为将来补充乡镇、街道干部的重要来源。对工作2年后报考公务员的,要采取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报考研究生的,应适当给予优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七、加大财政支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力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一方面要以基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长远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中央财政将通过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予以支持。

yoyo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党的就业政策暖人心

帖子 由 ?? 周一 三月 22, 2010 4:45 pm

党的就业政策暖人心

受金融危机影响,社区就业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2009年1-8月份,中山社区开展 “帮您再就业,我们的责任”活动。深入居民户,向有就业和再就业意者发放《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读本及其它宣传资料600多份,为他们解答有关政策,了解他们的就业愿望,为6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劳动保障政策方面的咨询,送政策20多人,送岗位28人,有3人推荐成功,自主创业1人,送培训5人,如辖区一下岗失业人员,在职时是单位中层领导干部,下岗后面子一直放不下,我们多次上门送政策送岗位,他都是说:“不用”,今年5月他年满50岁,当他知道4050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停止办理,心里很不平衡,社区工作人员热心接待他,给他送上茶水,耐心向他解释有关政策,并了解他的就业意向,当他说经过这段时间对市场了解,有意加入个体户行列,我们就趁热打铁及时向他解释有关税费减免政策,在5月份他顺利的在建政路开了个皮具店。我们还开展了“一帮一”有针对性的援助活动,有3人成功就业,鼓励并引导他们先就业再择业。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Empty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帖子 由 Admin 周一 三月 22, 2010 4:42 pm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即,全国许多省市推出一系列人性化举措,政府出钱出政策,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广东省今年至少有42万高校毕业生需要找工作,为了引导他们面向基层就业,广东出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鼓励性措施。   从今年开始,广东省规定,省直机关以及地级以上市党政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得低于1/3,这一比例今后还会逐年提高。财政拨款的省、市、县一级事业单位(不包括各类学校)新补充工作人员,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比例,不得低于1/3。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镇(乡)及镇(乡)以下基层工作两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有年龄限制的公务员职位时,报考年龄可放宽两年,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如报考本省高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其笔试成绩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优先录取。   河南省全面实施


由Admin于周一 三月 22, 2010 5:06 pm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Admin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48
积分 : 437
威望 : -1
注册日期 : 10-03-17

https://aizhijia.long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